博鱼(中国)官方网站基金业最大的笑话:本想基金去散户化最终变成了散户去基金化

2024-02-23 04:53:5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鱼(中国)官方网站基金业最大的笑话:本想基金去散户化最终变成了散户去基金化基金业曾经让那些投资经理们风光无限,并以超过银行业理财规模成为资管第一大主体,而基金业发展之初除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优势噱头之外,是未来十年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最重要方式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博鱼(中国)官方网站,而基金自然是去散户化、大众间接投资并获得保值增值红利的最有效方式和手段。

  但结果呢?基金业却出现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原本基金业的本意是通过机构化、专业化的运作,逐渐摆脱对散户的依赖博鱼(中国)官方网站,通过去散户化实现的稳健。最终经过基金的各种操作反而出现了散户去基金化的趋势。去年底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几乎集体崩溃,2023年基金关门的比比皆是,大量基金遇到赎回危机清算注销,越来越多的基金面临是否能坚持下去的大问题。

  去散户化源于对基金业的一个误解和基金的定位。一开始大力发展基金是因为我国散户占比过大,散户在中的数量占比达到了99%,由于投资的“羊群效应”在行情不好时容易形成集体抛售股票,从而经常出现中的踩踏现象,如果能够将散户投资者投资购买基金而转化为机构投资者,那么市场将会更加稳定和有效。因此,大力推行基金发行就是希望引导散户将投资的资金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来管理,最终达到去散户化的目的。现实也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截至2020年二季度,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了16.9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了14.9万亿元。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27.38万亿元。

  应该说,理想有多丰满,现象就有多骨感。想象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打脸,而且散户投资者给了基金业一个响亮的耳光。基金业在不断努力去散户化,但散户们似乎并不买账,纷纷开始去基金化。什么是散户去基金化呢?简单来说,就是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开始选择不投资基金、从基金投资中赎回而自己直接参与股票、其他投资。2023年数据显示,15只基金全部发行失败,超20多家公募一基未发,全市场已有237只基金进行了清盘。

  散户投资者开始选择远离基金,将自己的资金投向了银行存款、国债、黄金、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领域,导致原本想要去散户化的基金业反而失去了散户投资者这一重要的客户群体,从而快速地实现了去基金化的现实。

  第二条 散户投资者去基金化的根本原因是基金业投资收益的在大幅度亏损,从而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感情并对基金投资失去了信任

  散户投资者为什么纷纷去基金化?当然是因为投资基金赔钱。因为任何投资如果不能赚钱都将失去投资的任何价值。

  2022年公募基金整体亏损1.45万亿元,2023年全年亏损4346.78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1872.81亿元,股票型基金亏损1452.28亿元。这亏的可都是散户投资者的钱啊!

  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累计亏损了1.28万亿元,仅有4.34%的主动权益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其余超过95%都是亏损的,公募基金整体亏损达1.45万亿元左右。而基金业却告诉投资者是暂时现象,因为行情不好,赔钱很正常。

  2023年基金业继续延续了赔钱的主基调,截至到2023年10月23日,A股共有公募基金为13929只,其中有11140只占比达到80%的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负。基金行业仍然以行情不好来敷衍,而对自己给投资者造成的投资损失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思和检讨。而那些长期限基金更是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惨重,2020年共发行了39个三年持有期的基金,目前37只近三年收益率都是亏损的,最大亏损程度达到38%,有21只基金的亏损都达到20%以上。

  再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最近两年统计的3125只基金中,亏损幅度超过30%的基金数量高达1590只,占比数量超过基金数量的一半,亏损幅度最大的基金两年间跌幅高达66.28%。更有网友质疑,自己投资的基金亏损程度达到了90%以上。

  有网友吐槽说,自己投资的基金是不是被强盗抢劫了?! 网友在2016年花5000元投资了基金产品,现在竟然只剩下1325块钱了, 七年的时间投资的基金不要说投资收益,就连本金都缩水了73.5% !网友质疑难道这就是一个十余年基金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的水平吗?

  散户投资者的去基金化导致我国的基金业沦陷进入严冬,基金的大量赎回和新基金的发行遇冷都标志着散户去基金化的进程在加快。从而导致基金行业的去散户化被异化成了散户的去基金化。

  第三条真正导致散户去基金化的根源在于基金行业的作死和基金业的设计缺陷,这才是基金业必须反思和检讨的根本怕在

  虽然说基金投资亏损是导致散户去基金化的根本,但如果我们再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真正导致基金业亏损的根源是基金行业的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以及基金业的设计缺陷,从而导致基金投资的肆无忌惮和对投资者权益的漠视,最终真正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

  一是基金业并没有体现出机构化、专业化的运作优势,更没有为散户提供更为稳健、专业的投资服务,恰恰相反,部分基金管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置投资者的利益而不顾的。一些基金管理人为了追求短期的高收益,采取了过度激进的投资策略,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中,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风险;还有一些基金管理人为了扩大规模和提高知名度,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夸大宣传和误导投资者,最终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二是2023年基金投资者终于发现一个现实:基金投资者亏损了但基金经理赚得盆满钵满。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并没有对投资者负责,更重要的是无论投资人的钱是否大量亏损基金都要收取巨额的管理费。基金经理一边大量亏损着散户投资基金的钱,另一边却通过提取大量的管理费自己拿着旱涝保收的巨额工资。

  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累计亏损了1.28万亿元,公募基金整体亏损高达1.45万亿元左右。但基金公司从中计提的管理费超过1400亿元,比2021年还有小幅提升。

  而一些基金经理特别是明星基金经理更是让投资者失去了最后的信任,在给基金投资者亏损大量投资、还收取了大量的基金管理费、自己拿到了高额的收入以后,竟然直接辞职走人不管了,2023年共有至少269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葛女神2023年9月末卸任时给散户投资者造成了234亿元的亏损,收走了33亿的管理费。而继任的投资经理要么资质差、要么任职时间短,2024年开年基金经理44.25%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长不超过3年;这样的基金经理你真的敢把钱交给他去给你投资吗?

  三是散户投资者终于明白一个基本的现实:基金根本不是专业的人干专业事,而是并不专业的人干着专业坑害基金投资者的事,这才是压垮散户投资者对基金失去信任的最后一棵稻草。如果说基金投资亏钱可以理解,基金管理亏钱还收取管理费而把所有的亏损由投资者承担就难以理解了。更难以容忍的是,基金投资亏损的原因是一些基金经理高位接盘。去年底广发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刘某菘高位接盘6股只股票,3年给投资者造成300亿亏损、收了12亿管理费!这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是否有利益输送和其他隐情呢?刘某菘管理的基金产品中有五只产品亏损超过30%,9只产品2022年以来亏损总额331.99亿元,除了收取管理费12.54亿元之外,还高位接盘了六只股票。大成基金经理谢某乐在其管理的基金封闭期突然离职,在离职前买入两只业绩较差的股票,明显不符合投资策略。2023年南方基金旗下亏损20%以上的基金30只,累计亏损额高达399.29亿元,收取的管理费高达26.28亿元,更无法容忍的是基金喜欢在封闭期接盘直接把基民套牢?

  基金之所以成为最大的笑话,本想通过基金去散户化博鱼(中国)官方网站,最终结果变成了散户去基金化。是因为基金业由稳健、可靠的投资工具变成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投资工具,失去投资者的信任就是必然的结果。而基金业的自我作死和各种无良心操作,对基金行业形成了根本性的摧毁。不要企图去教育散户投资者,因为基金行业根本不配。(麒鉴说财经)

搜索